一襟衣裳,织进的是花纹与色彩,镌刻下的却是岁月的记忆。
《风从海上来》第三集,以“衣襟·岁月痕”为题,走进两种延续千年的非遗文化——马六甲的峇峇娘惹服饰与海南的黎锦。
在马六甲的祖屋博物馆,绚丽的娘惹服饰静静诉说着往昔:六百多年前,当郑和船队远航至此,部分商人与当地女子结合,岁月流转间孕育出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。节庆时的鲜艳娘惹衣裳象征喜庆与祝福,而裙摆上的峇迪蜡染更以独特工艺入选非遗,成为世代相传的生活印记。
在海南的山林间,另一种服饰故事同样延绵不息。黎锦,被誉为“活的史书”,在没有文字的民族中,三千多年以图案代替语言,代代传承。它既是祖先智慧的符号,也是女性创造与坚韧的见证。如今,传承人们在传统工艺的根基上不断研发,将古老纹样融入现代设计,让这份历史走入当下生活。
还有新的声音加入其中——有人以现代艺术重新演绎黎锦图腾,让更多人得以触摸这份文明的肌理。传统与创新并行,古老与当下同频,让织在衣襟里的故事继续生长。
衣裳不只是布料与针线,
它是一部无声的史书,
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脉络。
从马六甲到海南,
岁月的痕迹被缝进华丽的衣襟,
也缝进世代不息的文化与生命。
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合拍五集人文专题片《风从海上来》第3集《衣襟·岁月痕》正式播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