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11”后,邮政快递业迎来了业务高峰。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海口邮件处理中心粤海包件车间里,一个个黄色的身影忙碌地穿梭移动,时不时还会因繁忙“堵车”,但目的格口似乎一直在喊“我的,我的”。当然,这些黄色的身影不是人,而是“小黄人”,是AGV智能分拣设备
那么“小黄人”是如何作业的呢?记者在处理中心看到,在宽敞的厂房里,架设着一个U字形的“跑道”,上面有多台“小黄人”在作业,U形跑道的两侧设置有格口,每个格口对应一个地区,格口下放置有收纳袋,装满了货物工作人员就会过来更换。跑道的最右侧,有一个卸货口,通过一台皮带传送机与跑道交会。
12日18时左右,一辆满载货物的邮政货车停靠卸货口,里面是满满一车中免的货物,又一波“小黄人”分拣作业马上开始。
工作人员从货车搬下包裹,放到皮带传送机上,需经过两道关卡,首先经过顶扫设备,确定包裹入库,现场不停回响着“嘀嘀……”的声音。经过这里后,包裹经过安检设备检查,没有问题后,即将开始分拣作业。
U形跑道与皮带传送机重叠的地方设有两个供包台,上面有扫码设备。工作人员站在跑道与传送带之间,将需要分拣的包裹放到“小黄人”托台上,扫码设备对包裹扫码确定目的地后,立即传送指令,“小黄人”转动身体,先驶出供货台区域,规划后续路线,前往目的地格口。途经拥堵情况时,它们还会停住避让。它们小巧的机身,在跑道上作业时十分灵活。
“有了‘小黄人’,我们的处理效率大幅提升,每天3万件包裹不在话下。”海南省邮政分公司免税项目组项目经理陈人尉说,我们和“机器人搭档”配合无间,我们负责调度,它们负责精准投递,实现了“人机协作,高效作业”。
据了解,位于海口火车站附近的海口邮件处理中心粤海包件车间于2024年10月投入使用,场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,配备小黄人AGV智能分拣设备,邮件处理能力3万件/日,分拣准确率达100%,主要作为中免邮件的专用处理场地。
同时,为了确保中免邮件的运输时效,海口邮区中心开通了海口-长沙中免专线直达邮路,并争取到海口南港的支持,开通轮渡过海绿色通道,中免邮件运输时长缩短了19个小时,实现“早上下单、次日出岛”,不仅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,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、便捷的购物体验。“双十一”期间,日均邮件处理量近2000件。
南海网、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王小畅 摄像 陈元能 剪辑 雷亚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