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,昌江黎族自治县为破解制约当地发展的干旱难题,启动了“大水网”建设。“大水网”工程包含了“引大济石”、石碌与大广坝渠系连通、城镇集中供水、江河防洪和四河一渠整治等5大主题的36项工程,计划总投资72.2亿元。其中3.24亿元作为水网建设资金,已经投入到了石碌水库与大广坝渠系连通工程的建设当中。
今年3月,记者在乌烈镇采访时看到,乌烈村大广坝灌区昌城支渠的一侧新建设了一条农渠,这个以半圆形水泥槽为基础的水利农渠直接铺设进农户地里。有了水源可以浇灌农作物,不少村民开始种植早稻。
杨大伟告诉记者,自从水利设施修好后,周边的土地全部都盘活了起来,不仅农户捡起了丢荒的土地,很多外来客商也到村里,准备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。
据介绍,这片灌区在已有5条支渠的基础上,昌江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,向下延伸建设了斗渠、农渠以及毛渠三级灌溉系统,建起了完善的灌溉水网。
在昌江建设“大水网”之前,由于渠系建设不完善,当地的农田灌溉以自打井为主,农忙时还经常是走上好几里路去引水。如今,渠系连通,灌溉用水直接连接到了田间地头。
渠系连通铺设好了农业灌溉网,也完成了昌江“大水网”建设核心的大广坝至石碌水库引水工程90%以上的渠道配套,实现“引东方之水、解昌江之渴”,从源头上保障了供水的稳定性。目前,昌江县计划投资30亿元的“引大济石”工程也进入了可研性报告编制阶段。
据了解,昌江“大水网”建设完成后,不仅能极大提升年供水量,从根本上解决石碌、海尾、昌化、十月田、乌烈、叉河6个乡镇15万人的饮水问题,新增全县农业灌溉面积近9万亩,筑牢昌江农业发展根基,推动当地农业发展转型。
南海网特约记者 赵侃 王学武 符许尖 昌江报道